浅谈MRP&MPS与工厂运营
如标题所写,这篇博文是想跟大家探讨下MRP&MPS这两个工具对于工厂运营的作用。
MRP&MPS的概念我想大家都很清楚,但我依然要提一下重点,就是我总结出来的“MRP&MPS四对”,即:对的物(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)、对的时间(不早不晚)、对的数量(不多不少)、对的质量(不良率在控制范围)。这“四对”的重点是“准确”。作为一个工厂运营人员,看到“延迟”、“短数”这样的字眼固然会感到害怕,但看到“提前”、“多数”这样的字眼更应该感到后脑勺发凉,因为这些本来可以轻松避免的问题增加了你的流动资金,浪费了你的人力资源,暴露了你的管理不善。
为什么我把MRP和MPS写成“MRP&MPS”?这是因为这两者本质是一样的,都是对产能的管理,只不过MRP是对供货商产能的管理,MPS是对自身产能的管理。在中低端制造业产业链中,供货商与工厂自身往往有大量的工序是重复的,这个时候MRP就几乎等同于MPS了。
MRP&MPS的前提是数据准确。
MRP&MPS的数据分成两类——“预计出、预计入”这两种“单据类”数据,以及单据类数据所调用的参数组成的“参数类”数据。“预计出”就是一切准备消耗产能、减少库存的单据;“预计入”就是要一切准备提供产能、增加库存的单据。这两种“单据类”数据要准确及时地做好,这是MRP&MPS的基础,也是对工厂管理的基本要求。“单据类”数据调用的数据(提前期、最低定量、最小生产数、批量等),就是“参数类”数据,这是MRP&MPS的核心,也是工厂运营的重要管理工具。
“单据类”数据的准确、及时,自然无需赘言,“参数类”数据的设置,就有些玄机了,下面我重点讲一下。
“参数类”数据,从本质上来说只是预测,而非现实。这一点要明确。这类数据,从管理的角度看有“保守”与“激进”两个方向可以选。“保守”的方向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,统计出一个均值,并采用之;“激进”的方向是通过对目标的分解,在合理的前提下,设计出一个值,并采用之。“保守”方向的注意点有两点:一是要保证所取用历史数据的准确、完整;二是要固定选择一种分析方法,在“统计值”出来并运用后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做微调。“激进”方向的注意点也是两点:一是一定要采用“保守”方向得出的“统计值”;二是要按照“设计值”与“统计值”的差异值,加大投入,把资源倾斜到差异大的地方,兼顾差异小的地方。
在实际运用中,建议先按照“保守”方向的统计值设置“参数类”数据,并注意根据工厂实际情况的反馈做微调,得到稳定的值后,再根据工厂发展的需要,按照轻重缓急(也可以采用我的“粗糙法”),采用“激进”方向去设置“参数类”数据。我把这两个阶段的方向及目标归纳为“先统计、求稳定;后设计、求发展”。一个负责任的工厂运营人员,在“参数类”数据的取值上,应该——“激进为主、保守为辅、组合使用、步步为营”。
我相信通过得当地运用MRP&MPS,工厂的产能甚至架构可以得到合理配置,运营成本能有效降低,竞争力将显着增强。
以上就是我对于MRP&MPS与工厂运营的一些小小心得,感谢阅读,欢迎指教。
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